放射性废水衰变池控制系统的要求

对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的自控功能要求,说明如下:

1、当专用集水坑内放射性废水液面达到设定高度时,潜水泵应具备自动抽排废水功能。

2、第一个衰变池A开始使用,废水进水阀门A打开,开始记录时间及废水流量,此时,B、C、D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3、衰变池中要安装水位测量仪器和放射性测量仪器,测量数据动态反馈到控制中心。

4、衰变池A存满废水,即联动打开阀门B,同时关闭阀门A,废水开始流入衰变池B,同时开始记录时间和流量,直至B存满,依次进行衰变池B、C、D的存贮。

5、当衰变池D存满废水,衰变池A中最后一天流入的废水已经存放到了规定时间(90\180天)。在此之前,控制中心已经掌握衰变池中废水的放射性动态数据,如果放射性已经衰变到解控值,系统会自动提示,控制中心根据需要派人实地检测放射性数值,验证通过后,可以提前排放A池中废水,或者等到90/180天期满,验证达标后排放废水。

6、A池废水排完,控制中心发出指令(或联动)开启清水冲洗开关,用超过3倍容积的清水将衰变池冲洗干净,并将冲洗水排空。

7.再次联动开启A池废水进口阀门,同时关闭D池废水进口阀门,进行又一轮放射性废水存贮→静置→再排空的过程。可见,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的自控功能与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流程是密切相关的。

8、控制中心可以遥测每个衰变池、专用集水井、废气排放口的放射性动态数据,并能遥控废气排放口的风机开关。

9、当前,核医学辐射防护工程自动化程度比较低,有待于通过跨学科研发提高自动化程度。例如,对于患者洗漱排水的放射性,应该做到实时监测,并且根据监测结果自动切换排水路径,如果放射性超标则排入衰变池处理,如果放射性已经达到解控要求,则作为普通污水排放,如此可以极大节约衰变池容积。当然,这种自动切换功能研发成功后,须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后才能投入使用,并且对排水系统要进行相应设计。

10、自控系统要有数据存储、打印、超标报警功能。

11、自控系统可以与上级政府监管部门联网,随时接受监督。

12、放射性废水自控系统的控制中心应该在核医学科指定的医护办公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