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3683502

间歇式衰变池处理放射废水相关介绍
间歇式衰变池处理放射废水相关介绍发布日期:2025-09-02  浏览次数:226

间歇式衰变池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水的设施,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定义:间歇式衰变池也称槽式衰变池,是用于轮流接纳和贮存放射性废水的 2 组或 2 组以上池体。

结构组成:间歇式衰变池一般由沉淀池、取样口和 3 个以上衰变池体连接组成。池体常规采用不锈钢材质或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具有耐久性和稳定性,能承受放射性废水的腐蚀和压力。

工作原理:基于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特性,将一个衰变池装满废水后封闭,然后启用下一个衰变池,如此循环往复。待最后一个衰变池启用时,第一个衰变池中的废水已达到排放标准,当最后一个衰变池积满废水后,第一个衰变池再次投入使用,通过这种方式使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通过自然衰变过程降低到安全水平以下。

系统配置:

控制柜:是核心控制单元,可控制废水流入各个池体的时间和流量,确保每个池体得到充分利用。

自动取样测量系统:定期对废水进行取样分析,检测其放射性水平是否达到排放标准。

液位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各个池体的液位高度,避免因液位过高或过低影响处理效果。

辐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废水的放射性水平,确保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远程用户可视终端:让操作人员远程监控和操作整个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容积计算:单格有效容积按最大日排水量 × 停留时间设计。例如,针对含碘 – 131 废水(半衰期 8 天),若最大日排水量为 5m³,停留时间按 30 天计算,安全系数取 1.2,则单格衰变池容积需≥5×30×1.2 = 180m³。

优点: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可靠。如果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等事故,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增加时,可以通过延时排放来延长污水在衰变池中停留时间,确保污水衰变到允许的排放浓度后排出,避免造成放射性污染事故。

缺点:衰变池容积较大,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适用场景:适用于水量波动大、核素种类复杂的场景,如核医学、放射性实验室等领域产生的低浓度、短半衰期放射性废水(如含 ¹⁴C、³H、¹³¹I 等核素)的处理。